《传道书》沈诞琦
写文的时候想起来了就又读了一遍……最近真的会觉得文章的阅读难度跟笔者的中文水平成反比(仅限虚构写作)
当年读完很喜欢牧师在祷告教学中讲的五指比喻,以及主日学结束后安德鲁对牧师表达自己的茫然之处,这次读完仍然很喜欢,但会发现整篇的主旨有些琐碎,尽管发展和转折都写得极好。安德鲁说,当我的家人死去时,本就为了讨好他们而学习虔诚的我应该再无必要去信仰了,牧师却只回答你不够坚定,那么在安德鲁看来这就是缺乏逻辑的示弱,曾经不愿信教的马琳娜是和自己站在同一边的,但马琳娜却说她现在已经理解了信仰的纯洁性。可能对安德鲁来说这是一种叫他收敛锋芒的暗示,所以他将自己难产而死的姐姐与马琳娜联系起来,对马琳娜发怒了。
其实读到最后缓慢地思考起来这应该是一个关于接受而不是关于理解的故事,马琳娜为了丈夫顺其自然地成为家庭主妇而安德鲁考虑为自己而非姐姐活下去,从情理上看做出相悖选择的两个人,实际上却都是接受了曾经有所抵触的事。人,活下去,然后不论发生什么、做出如何的改变,从头至尾的缘由因果都只有本人自己才完整地明白
佳人
杜甫 〔唐代〕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燕谈录》选段 约翰·塞尔登 杨周翰译
〔明智〕
在乱世,聪明人一言不发。你知道,狮子把羊叫来,问她,他是否口臭,羊说“是的”,狮子就把她的傻瓜脑袋咬掉。狮子又把狼叫来问,狼说“不臭”,狮子把他咬成碎块,因为他阿谀。最后狮子把狐狸叫来问,狐狸说:它感冒得很厉害,闻不出来。
(……这真的不是在讽刺吗)
(只有狐狸的代称是“它”耶,有趣)
〔衡量〕
我们总用自己以为自己有的某些长处去衡量别人。纳施是位诗人,很穷(诗人总是穷的),他看见一位市议员挂着金项链,骑着高头大马,便用不屑的口气对一个同伴说,“你看见那家伙了吗?多神气,多了不起?可惜啊,他却做不出一句无韵诗来。”
(好吧看完这段我确认是在讽刺了)
〔意见〕
古时的柏拉图信徒有个很妙的想法:天神位在人类之上,他们有些品德,人类也有,那就是理性、知识,但天神安安静静地循规蹈矩。禽兽位在人类之下,但禽兽也安安静静地过日子。但是人类有一种品质,却是天神和禽兽都没有的,它给人类带来无穷的困扰,是世界上一切混乱的根源,那就是人类的“意见”。
(笑死我了……裱起来裱起来)
《一个漂亮、快活的挤奶姑娘》约翰·韦勃斯特 杨国斌译
虽然都是性格特写不过感觉这篇比昨晚那两篇的第三人称视角都更突出而且更像在写具体的某个人而不是一种类型……可能因为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分量很大?并不给人一种概括的感觉
但莫名觉得这样的第三人称其实写出来跟第二人称差不多尬……
好きなことを死ぬまで呟いて語りたい
全fedi宇宙第一船户明里狂粉头子(自封)
从雾海转移来↓
@EVERYTHINGinthebackyard
即时感想和解读都是超出银河系的私人
是个看漫画魂器,偶尔读书,如果眼熟请不要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