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很少选择计算机专业和理工科?
前几天看了一篇研究,关于理工科和计算机领域针对女生的性别刻板印象。发现这种偏见在小朋友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根深蒂固了。也就是一上小学这种偏见立刻呈现出来了,导致女生丧失了对STEM学科的兴趣。这个研究是在美国做的,发现偏见是跨种族存在的。
这个研究还有一组实验室实验:一旦一个活动被打上了性别标签(“这个活动女孩子不感兴趣”),会显著降低女孩子参与度。实验中的活动并不是真实世界已有的学科(比如计算机),只用了“activity”这个词指代。也就是说唯一的变量就是这个性别标签。
然后想到前阵子看到的另一篇论文,研究婴儿的social categorization的形成,也就是婴儿是通过怎样的认知机制给人和事物分门别类的。social categorization是形成stereotype的基础。这个研究针对generic language对categorization的强大影响力。generic language指的是这种表述:“女孩子怎样怎样”、“男孩子怎样怎样”,而不是“这个女孩...”或者“一个女孩...”
然后研究发现两岁的小婴儿在听到generic language的会形成social categorization。在听到非generic language的时候不会形成这种分类。
结合这两个研究,就能发现我们每天都暴露在怎样的语言毒气室里。而这些如空气一般弥漫的语言又是怎样潜移默化塑造我们的社会。
照片上的波特夫妇虽然笑容可掬,但背景的惊人变化却令人唏嘘。英国《卫报》报道说,这对夫妇2009年夏季来瑞士度假时,罗讷冰川的壮观景色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15年后,两人决定故地重游,然而当年阳光下发出耀眼光泽的冰川却早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是一个泻湖和灰褐色的冰川舌。
波特在社媒上写道:“说老实话,看到这副场景我哭了。”当被德国之声问道,冰川消融的问题早已众所周知,但他的贴文为什么仍会获得数以百万计的点击呢?波特说:“这种个人化的经历,显然更容易给人带来触动。”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罗讷山冰川就已慢慢开始消融,这同小冰河时期的结束密切相关。在持续四百年的小冰河时期,地球大气层温度一直较低。而近年来,冰川退缩的速度明显加快,这和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有直接关系。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西兰花和鹌鹑蛋可以同时蒸熟。(没旁边切块的胡萝卜不行,会变成半生不熟。反正生的也能吃。)
蒸菜简直是完美的#生命体征餐,比之前的炒菜还方便一个层级:https://m.cmx.im/@xunhuan2046/111191635884260399
优点:
1.清洗方便,因为没有油所以清水冲一下就行。
2.节约,半锅水可以蒸两次,比煮菜省水多了。
3.不易串味,几乎不需要考虑味觉搭配。
4.没有油花飞溅。
缺点:
1.比较考验蔬菜的品质。
2.不适合爆炒爱好者。
- - -
我现在已经懒惰到胡萝卜都不切,西兰花直接用剪刀剪了。反正不吃的部分到时候直接别吃就行,根本犯不着切。做顿饭行云流水,菜板都用不着……吃完也只需要洗一个酱料小碗,留到第二天蒸菜等待的时候再洗也不麻烦。锅、锅盖和蒸笼也是随便冲冲就干净了,毕竟只有酱料小碗和餐具会碰到油。
上面蒸的同时底下还能煮意面什么的,太方便了。不过我最近的碳水和蛋白质摄入都靠把楼下咖啡馆当食堂来满足了,晚餐主要靠糊弄所以还没机会尝试各种花样。改天试试蒸肉。
喜欢说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