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VOA RFA 歪脑都要被彻底关掉了,编辑让作者自己保存网页pdf ,不知道网站会不会保留。我一整天都心烦意乱,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干活,中文世界里有端传媒,有报道者在慢慢的起来,但是藏语世界里,没有这两个台就是一片黑夜,境内的声音更是发不出来,因为这有这两家台有能力派记者到处做报道,有能力把新闻传进墙内。

以前我们办活动,来的记者就只有大纪元和VOA,别的媒体再好又能怎么样,派不出记者我们做的很多事就没办法广传。

说回藏语台,昨晚和一个境内的汉人朋友聊天,她一路都是学佛的,我认识她做朋友超过15年了,她听了我在不明白的播客,跟我说别的都挺好的,但我不应该提自焚的,太极端了,而且她听说自焚都是境外50万一个买来造新闻用的。我听了整个人怒不可遏,和她吵起来,吵到了墙外,我用才旺罗布的事猛烈的轰她,境外的新闻和境内罗布视频下的评论。我说你学佛白学了,事实摆在你面前你都不敢看,她开始和我讲客观,她说所有的新闻源只是自由亚洲电台的,这家媒体的资方是美国政府。我当然知道,这又如何,才旺死的时候他怎么知道哪家媒体会报道他?她又说川普解散了这家媒体她很支持,因为她觉得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她觉得川普马斯克好棒棒。

我想起我们以前放乌鲁木齐中路的时候有个场地方拒绝我们因为这个片子的英文报道只有RFA 写的,然后做为美国左胶,他们觉得RFA就是CIA,他们反对美国帝国主义。我们当时也是气死了,Polato 他拍片被关的时候他怎么知道哪家媒体会报道他?才旺罗布在布达拉宫白塔自焚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谁会报道他,这些一手的人权消息真的就是RFA 了,没有它,我真的不知道会怎么样。

藏人行政中央的经费也被砍了很多,朋友说影响是很大,但没有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被停来得糟糕。以前有个藏三代和我说,美国DMV地区有很多藏人就是因为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有不少藏人雇员,藏文最好的人都去DC工作了,所以慢慢的他们的家人就扩展出来一个社区。

擦星星和挺藏会都是没有资方的状态运营了一年多,如今美国NGO界和人权界重创,基本上是要打散重组了,许多机构不得不停止运营,我深知他们都存在许多问题,但我依然非常扼腕,这种截肢式的打倒旧持续方式让人痛惜且担忧。

但我想,无论如何还是有办法的,至少,我们这样的草台班子会战斗到底,没有人可以上杀死我们。

想在象友这段 kolektiva.social/@astridn/1142 的基础上再展开一点。酷儿理论/queer theory不能完全说不是研究酷儿的,但我认为它能提供的和大多数没有相关理论基础的酷儿所寻求的有明显错位。许多酷儿寻求能帮助他们得到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身份认同/identity (i.e.“明白自己是谁”),或者是解决一些实际生活的问题,但酷儿理论提供的恰恰是这些的反面。

首先,酷儿理论是一个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理论(呃,我知道绝大多数人讨厌“主义/-ism”,但这里确实需要它把事情梳理清楚)。简单粗暴地说,结构主义是关于“xx是什么”的定义和建构/constructing的,而后结构主义则是针对它的“不不,xx并不是那样”的解构/destructing。或者说,后结构主义是一种“反应”/re-action,需要结构主义的靶子先存在(也需要读者清楚这个靶子是什么),而且一般它也不提供任何所谓的解决方法/solution (这也是后结构主义理论经常为人诟病的一点)。如果说许多酷儿的期望是通过知识和理论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可以停下来的“家”,酷儿理论很尴尬地只能让人漂泊、“流离失所”——这本身不一定是绝对的坏事,有时虚幻的“家”是禁锢,“漂泊”反而带来自由(e.g. “中国认同”作为“家”),但另一方面人也需要一些锚点/anchoring去喘口气和休息。

巴特勒的问题则是后结构主义叠加女性主义/feminism相关的。很多人抱怨巴特勒的书太晦涩难懂(我只读过巴特勒的非学术发表文章,觉得还好,书都是二手打猎回来的)。有时候“晦涩难懂”是一种无奈,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并不是“中性”/neutral的,甚至恰恰相反,它上面附着了大量的意识形态/ideologies。许多女性主义学者都发现了自己无法用现有的语言/ontology去完成批判,因为它内嵌了批判的对象(e.g.父权制、性别歧视)。有些人(我认为包括巴特勒)的解决方法是“发明”/创造新的语言文字书写方式。这必然带来读者阅读的不畅——恰恰是这种不畅/interruption可能产生新的反思契机,但同时这也对读者的阅读能力(以及时间精力)有很高的门槛。

说到“入门”,我个人的观点是与其钻研某个声称“最合适入门”的具体理论,不如去神农尝百草四处泛泛而读/survey,去发现哪个/些理论能和自己产生共鸣/resonate,然后再细读深挖。每个人的过去经历和当下处境都是不同的,什么样的理论能合拍/stick也会不同。读不下去、读了不喜欢就换下一个;书不好读可以换文章、讲座、对谈,甚至二手的播客/视频;也有可能未来某一天突然记起哪个“上一个”又喜欢了,也可以捡回来继续读。重要的不是怎么入门和从哪里入门,而是入门后不会一直只停留在那里。

因为来了苏格兰所以我又要说那个很幽默的事,在英国,想知道你在的地区属不属于苏格兰只要去厕所看有没有放免费卫生巾/卫生棉就行了,有就是苏格兰,没有就是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因为苏格兰是世界上第一个立法免费提供女性用品的地区,所以,,网友们用来自嘲的爱丁堡其实是爱逼堡,因为它是苏格兰首府

@consonantia 在前阵子推荐椅子那条贴过也在这里贴下⬇️
- [长期保持不良坐姿很容易对腰肌造成伤害,答主【卓恒】教你如何 3 步找到正确坐姿]( weibo.com/1904769205/NeH1wt4wV )
主要是提示坐骨作用(坐骨摆正承压了上半身其他关节也会自然到位,不用刻意挺直腰背)、推荐使用椅背靠腰支撑物、如何锻炼屈髋能力以减弱弯腰代偿

- [坐姿打直腰反而錯了?其實這只是代償! - YouTube](youtube.com/watch?v=iuq3YsFEoH)
更详细的分析了坐姿的受力,推荐竖放枕头填充桌前空隙扶直腰背,提醒了横放枕头、人体工学椅自带腰托等腰部不中空但半躺坐的姿势舒服一时终归还是伤腰的情况

编辑:
补充一条关于人体工学椅的迷思讨论视频:[物理治療師:爛板凳比任何人體工學椅都強|【初日會客室】三個字物理治療所院長 三個字 - YouTube]( youtube.com/watch?v=I2hvD9Y2Cb )

看过 IT狂人 第一季 🌕🌕🌕🌕🌑
neodb.social/tv/season/4K4MjBR

现在再看这些科技水平真的很古典但是因此更好笑了(?)

三千字长文,涉及焦虑症,抑郁症,情绪障碍,神经多样性,照顾者,秀恩爱等亲密关系周边内容。 

今天是你的生日,亲爱的祝你生日快乐。

我想在我和伴侣的关系里,
“我可以清晰的看到你 ,也可以看到我自己的力量。”
这应该是我们可以牵手11年,结婚7年还能继续稳定的经营亲密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吧。

今天我想分享的东西,其实涉及到她的一些隐私,接下来我说的内容也都是经过她读了之后同意的,也是她治疗的一部分, 我非常开心她可以积极主动的开始行动,重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悦纳自己。

我的伴侣是高功能ADHD,ASD光谱人士,因为和原生家庭的矛盾,自我认知的矛盾等,加上先天的或后天养成的一些人格特质(偏执,强迫,自恋,但是还够不上人格障碍),她患有焦虑症,抑郁症,长期受到情绪障碍的困扰。这些年,我也或主动或被动的在做“照顾者”的角色。

扯远话题:在这里我又想起来最近网上的一个热点,就是李汀女士和她前夫的纠纷,其实但凡有一点点对情绪障碍,抑郁症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的了解,都会知道王志安对精神障碍或者精神疾病的理解程度基本为零,而且还不断污名化这个群体,就是个人渣(算了,提这个名字我都觉得脏了)。Anyway,回到正题。

我俩一开始就对彼此非常坦白,在认识的第一年就互相把自己全盘推出了。所以,她知道我的所有经历,我也从一开始就知道,她高中时期就有自残想法而且还真的尝试去做了,她会跟我聊起来各种奇奇怪怪的白日梦,她晚上睡觉会频繁做噩梦并尖叫,她也告诉我了家族的精神病历史和亲戚里确诊的精神疾病,等等。但爱情使人眼瞎耳聋,年轻的我从来也没有犹豫过。(可能也是我们都忙着出柜出国什么的,有共同的“敌人”真的是非常有“凝聚力”。)

日子久了,作为“照顾者”,确实会有不少无法manage的无力感时刻。举一些例子吧。

第一个,她会突然间snap,发火暴怒,情绪崩溃。
而且,trigger的点一般都是我觉得无所谓的一些小事,或者肯定能解决不需要这么崩溃的事情。(比如草籽放后院忘了收,窗户没关严,找不到东西,吃了她喜欢吃的东西,都是在我眼里的鸡毛蒜皮,但是她的宇宙秩序里就是不能出现这些“不规律/意外”)

第二个,她也会突然间情绪坠到很黑暗的状态,无法起床不想动弹或者无法干任何事。
(有些朋友看到这儿可能就会怀疑她是不是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这次精神科医生诊断后排除了bipolar,她只是高功能ADHD在长期巨大的压力下(pretend to be a normal person)而产生的情绪障碍mood swing.)

第三个,是我觉得很神奇的一点,她有着天然的PUA能力,而且很多时候是自然而然无意识的有gaslighting我的冲动。但可能是因为我是学教育学,心理学的,20岁出头我就对这些人格特质有过了解,而且也非常敏感,她一旦有这种苗头我都是立刻会指出来的,所以一直manage的还行。除了有一段时间我自己的状态很不好再加上被她pua,也是那次我俩到了分手的边缘(没分手是因为她道歉反省挽回)

还有一些小事情,ADHD伴随ASD的群体的人应该明白我接下来说的。因为她几乎不能情绪稳定的整理东西,制定计划,或者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获取信息(读书上网查资料之类的),所以家里的几乎所有的adulting的事情都需要我来做,其实家务活和家里的零碎杂事也是非常占用时间的,这对我考虑做什么职业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她对食物,气味等感官刺激有非常明确的要求,比如不能随便改食谱,蔬菜和肉类要怎么做怎么吃有固定的要求,家里不能有“奇怪的”(她不喜欢的)气味,非工作状态时候对特定的声音非常敏感等等,在这些小事情上,伴侣的一方如果有非常强烈的要求,那另一方其实大概率都是妥协的。妥协通常是伴随着丧失,久而久之可能就不会平衡。

这些事情,随着我们一起生活的越久,沟通的越多,虽然直到现在还是会不定时出现的,但是每次出现都会更快更好地解决。所以,为什么我们的关系可以work out?我觉得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她愿意沟通。愿意自省。也愿意道歉。

我确实看到了她的努力,她想认识自己,想看清周围的人和事。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想做个好人。”(虽然每次听到她这么说我都觉得挺搞笑的,anyway,做个好人那就可以爱了)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条件,我觉得就算我有多少卡皮巴拉的稳定性格,也无法和一个有人格缺陷又患有精神障碍的人一起生活。

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deal: 她愿意沟通和复盘,那我也接受她的“秩序”,会接住她的vent out needs,但是她要答应不会随地大小怒,并且不会出现恶语相向、甩脸、低气压或者讽刺挖苦阴阳怪气等暴力的表现。

扯远话题:这里也说几句家暴,毛象上的朋友都清楚动手打人等任何涉及肢体接触的冲突都是严重的家庭暴力,必须立刻寻求保护并报警!肢体暴力是犯罪行为。 但是,其实恶言恶语、情绪低气压,冷脸,讽刺挖苦、阴阳怪气等制造情绪压力的行为也是家庭暴力,这绝对不是健康的关系里应该有的态度。一旦遇上其实立刻反击或者割席是比较理想的,当然,如果你能manage不会觉得很hurting,并且伴侣愿意改变而且真的努力在行动的话,那是另外一个故事。

So,我很高兴这两三年来她一直在努力的改变,可能也是因为她选对了职业,事业上顺风顺水,也消耗了巨大的精力,比起刚出国的前两三年,我对我们关系的信心真的多了很多。

另外也想夸一下我自己:“我能看见你,也能看见我自己的力量。”

我觉得我能够在这样的亲密关系里stand strong,除了我的水豚性格之外,应该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因素,我非常简单粗暴的总结一下:

首先,我确实有很多时间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们的小家上面。
移民前我是有寒暑假的不坐班的老师,移民之后因为她太能干太能挣钱,而且也没有逼我非要去挣钱,我又特别容易心安理得的躺平,所以当家庭主妇那就full time 照顾者了。

其次,我脑子里有一些钢印一样的观念: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不是天然就会有的;沟通是需要费很大力气的,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等等。所以我对于复盘事件,挖掘背后的情绪,进行深度的聊天等等事情,一直非常感兴趣而且很有耐心。她从来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但是也架不住我就一个事情反复的见缝插针的念叨,时间长了,沟通就成了一种习惯。

还有就是,我对“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有着强烈的需要,我不喜欢自己一个人生活,我也不喜欢开放关系,我的性欲很低甚至不是很喜欢谈恋爱。可能也是我自己的原生家庭没什么毒性,我对经营好一个家庭就一直很执念。未必是什么好事,只是偏执的追求。

虽然我伴侣经常说:什么锅配什么盖。但是很多人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锅,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盖。“我能看见你,也能看见我自己。”可能真的是work out的关键。

最后,我觉得合适不合适一起生活,在亲密关系里有个非常简单的标准:

相信你的直觉。

相信你的动物直觉就行。再细致点说:亲密关系带给你的是荷尔蒙和多巴胺,是快乐激素。合适的关系一定是快乐多于不快乐。如果一段关系痛苦已经大于快乐,放过你自己,丢弃它。毕竟“一个人也可以活成一个队伍。”

希望大家都能nesting在一个心安的地方。

我又来咨询伟大的象友们了:大家给hugo博客添加评论系统都是用的什么……
我目前用的这个theme已经自带valine的评论系统,似乎是在leancloud注册就可以配置使用,想知道这个好不好用……
谢谢象友

我对任何讨厌的人:别以为你摆出一幅有任何被主流不接受特质的样子我就会原谅

听灵异故事投稿,投稿人小时候逃学,追一个猴进了山洞,在山洞里遇到了一个慈祥的妇女,给他吃的送他回学校了,就是那种很典型的桃花源故事。
但有两个感觉很真实的细节:
那个猴在妇女身边的时候,看起来就是跟投稿人差不多年纪的男孩,很爱吃盐,就把投稿人住校带着蘸馒头吃的盐吃光了,所以投稿人出来之后,时不时会带点盐放在山里。
然后就是后来投稿人因为从小不爱学习很早就打工了,攒钱做了点生意,也不怎么回老家了,后来参加亲戚葬礼才回来一次,是开着车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疯疯的流浪汉,他下车查看,对方就抱住他的腿说妈妈死了,妈妈死了,他们在妈妈头上钉钉子!他弄了点吃的给他把他打发走了,结果回家越想越不对,觉得这个人就是小时候遇到的猴子,于是第二天又去了小时候迷路的那座山想看看怎么回事……这里投稿人的心态就非常真实的那种国男心态,他会觉得是那种间谍为了破坏我国龙脉打了岩钉就像电影里那样,然后又觉得自己现在也有钱了买车了牛逼了可以帮这个曾经帮过自己的妇女(精怪也好山神也好),把钉子拔出来。
结果第二天他到地方一看,那座山上竖起来许多风力发电机,巨大地矗立在那里,雪白的扇叶在空中转动……
他无能为力地站在山下默默地看着,觉得自己特别渺小。

宣传下我做的女同文学文本细读的播客:对性少数来说,《盐的代价》时期的美国和今天的中国很像,相当一部分人相信医学能“矫正”同性恋,同性恋只存在于低俗文学(网络文学)中,以及无处不在的对同性恋的管控,同性恋酒吧随时随地会被“有关部门”找上门,以及女同小说卖了100万册但不敢承认自己是作者的海史密斯。

《盐的代价》的主角特芮斯有艺术家的敏感心灵,在生活中常常感觉到人们聊天的空洞,虚伪。在纽约充斥着消费主义幻觉的大商场,贫穷的理想主义的女同性恋,做着和别人迅速热恋的梦,并深知这梦随时可能醒来,在隔墙有耳的冷战时期美国。作为同性恋的她时常感觉自己暴露在全世界的目光中。

我认为今天的中国女同未必感同身受今天的美国女同,但必然能感同身受1950年的美国女同。

《盐的代价》这本书出版后的16年,美国石墙运动爆发。此后十年,女性主义,同性恋平权在美国社会席卷,彻底改变了美国。

因为现有中译本的翻译缺陷,我根据英文原著的内容做了《盐的代价》文本细读系列节目,欢迎在小宇宙/podcast/Spotify/豆瓣/网易云搜索“她们之间”收听。lesbook.podcast.xyz

最近那个拔错牙跳楼的姐姐。。。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她不能接受自己少了一颗牙齿而跳楼。 结果一搜,这尼玛不纯虐杀?战场上军医都没有这样的。 

那颗智齿是有点横着的,还有前面的横磨牙在上面挡着,理论上是要打麻药割开牙龈敲碎取出来的。
结果这牙医直接上钳子硬拽出来,智齿是拔出来了,旁边顶着的横磨牙也拽出来了。
医生为了隐瞒患者篡改病历又把这颗脱落的横磨牙塞回到牙槽里,还塞错了,塞到智齿的那个位置上。
为了固定还在这种情形状态下找了好几个人把她按在手术台上,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往牙龈上打了好几颗钉子,用铁丝来回穿过牙龈以固定这颗牙齿。
经过这一番骚操作患者的横磨牙伤口没有很好的凝血,疑似患上干槽症,就是那种伤口里的肉腐烂,要清创治疗拿刀子把整个伤口重新刮一遍的治疗方式。但是这个医生连后续治疗也没有,就这么让她回去了,疼痛让她五天都无法咀嚼进食,最后痛不欲生才跳得楼。
她之前有在抖音上发视频,就是不出所料的这个视频现在已经不在了。评论区老中还是那一套说辞:要去好点大点的正规医院啊。别人回一句说这是当地的市三甲,没声了。
她之前还有抑郁症,怎么现在还会遇到这种事啊太痛了。。。

我也想问问香油们关于career和职业规划(…
本科ece集成电路方向,目前cs(ai audio)和acoustics双硕士在读,有工签intern主要想在加拿大,希望的求职(实习)方向是
1. 嵌入式/dsp/digital或数模混仿/fpga junior相关岗,audiovisual行业的最好但其他也可以
2. mle,ai infra或者纯算法都可以,语音或音频算法了解得最多但其他也可以
3. Acoustics相关,纯声学开发或者声学测量

主要想找人聊聊因为领域比较窄,加拿大找intern也有点让我摸不着头脑,非常感谢…!

两千字长文,回答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我能不能在加拿大建筑工地工作?” 

“我能不能在加拿大建筑工地/Construction Site做一名建筑工人?”

关注我们的人应该都多多少少知道我的背景,这个问题是我从业以来一直不断有人过来问的问题。乐兮写过一些长文发了豆瓣,分享做木工的途径,怎么注册学徒,怎么进建筑工地等等,我也写过一两篇怎么通过做建筑领域的工作移民加拿大的文章。今天就来聊聊从一个个体本身看,到底什么样的性格或者特点比较适合建筑工地的工作。

那就从体力和性格方面说吧。

体力是很多女性朋友首先就会问的,其实我说一下乐兮的情况妳们大概评估一下:

乐兮160cm,55kg,有健身习惯,但是肌肉绝对是在工地上锻炼了三四年之后才build up的。如果只比较力气值,可能只有男性工友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吧。

女性看似处于劣势,可事实上是,建筑工地尤其是职业木工,电工等,绝对不是靠蛮力的,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巧劲儿才是能长久干下去的诀窍。单纯看体力的话,在建筑工地男性能做的,女性都可以做。

但是我也绝不会美化建筑工地,很多人可能真的会低估建筑工地的辛苦,尤其是加拿大的建筑工地(草原省冬天户外零下二十度)。

在建筑工地你一定会遇到的情况:

1. 搬运重物(这些重物通常还会有毛刺儿,扎手等问题),长时间站立并使劲儿、频繁弯腰、蹲下、跪下、攀爬(可以想象一下连续三四个小时做健身操,HIIT等gymnastics),而且这是每天,注意是每天你都要面对的事情。

2. 使用各种大型小型的危险性不低的工具,比如各种电锯、电钻,刀片、钳子、剪刀,都有重量,你的手要稳当。

3. 建筑工地的环境通常都比较恶劣。粉尘,泥泥水水,强噪音,杂物等不仅一定会有而且是持续的存在。衣服必须是一天一换,很多工作服和装备是需要买特定的牌子和种类才能durable并起到保护作用(置装费一般要自己掏腰包的) 。

4. 建筑工地的各种工种非常讲究配合,每天都需要与不同工种协作。其实对性格内向的人非常不友好。而且建筑工地节奏快,任务紧凑,压力一点也不小,不少情况是需要你立刻做出判断或者随机应变的,小到切错了尺寸,装错了部件,门歪了,窗户歪了,大到突发事故,受伤和躲避危险等。

5. 不少的工种和工地要求高空作业,狭小空间作业,不太适合恐高和幽闭恐惧的人。

6. 还有一个可能对一些人是问题。就是加拿大的建筑工地的上班时间是早晨7点,加上早饭和通勤时间,基本上每天都是五点多就要起床的。建筑工人都是主动or被动的早睡早起的早鸟型人。

7. 这里想插个话题说说女性工人在工地上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性骚扰

众所周知,全世界的建筑工地都是男性绝对多数主导的工作场所。女性在这一行除了整体性的压制歧视之外,面临最多的问题应该就是被骚扰被男性凝视。这是整个地球父权男权的问题,女性其实能做的只能是各方面保护自己。不要怕!

如果只是赤裸裸的骚扰或者歧视,其实非常好解决(在加拿大),只要report(举报)给HR或者工头,这边规范的工地制度比较健全,加上加拿大整体法律的保障,还有国民素质也整体比较高,所以明面上的骚扰就是找死(社会性死亡)。

我在这儿其实想提醒一点的是:

其实很多性骚扰是经常发生在关系信任的人,或者关系很好的工友之间的,一开始甚至不少女性都不会意识到这是性骚扰。

包括不限于:言语表白,过分关注,不控制的肢体接触,制造暧昧气氛,以及不合理的工作场合之外的聚会/约会邀请等等。这种骚扰形式可能伴随了发自内心的爱慕和欣赏,但是碍于已经结婚或者有伴侣等情况不能不顾道德。但是骚扰就是骚扰,我们确实一辈子会crush很多人,但是理智的人是可以发乎情而止于礼,骚扰就是骚扰,不管什么性别,只要对方的行为让你觉得有压力和不舒服,就必须要明确的说出来。

注意!是明确的说出来这些话:“不要这样开玩笑,我不喜欢。”“请不要这样邀请,我会觉得不舒服。” “你不要这样做,我有压力”等,不要怕一些后果,比如会不会影响工作,影响友谊,影响晋升等等。对于这种事情,隐忍有毒的关系就是纵容恶行,迟早会吞噬掉你,到最后也照样会没有工作,没有友谊,没有晋升,而且你还没有了你自己的力量。

这个话题其实非常大非常可以聊,之后如果有时间我想好好聊聊(给自己挖个坑)。

所以什么样的人可能适合建筑工地的工作呢?

简单回复:以上列举的所有辛苦和缺点,你都不在意 or 无所谓 or 能克服。想要长久干下去(一年以上),只要任何一条是你真的不能忍受的,那这个工作一定会成为折磨,而且是实实在在的身体加上心里的双重耗损。

乐兮为什么能一直干下去并且还做得挺好的,是因为她是真的不在乎or无所谓or能克服。

她的特点我也列举一些吧:

1. 她是高功能成人多动症光谱人士。基本上典型多动症的特点她全都有,而且是非常典型,多动症的特点我就不列举了,稍后我还会写一篇描绘一下她这种特点的人的“肖像”(再给自己挖个坑)。

2. 而且她对疼痛等感觉不敏感,普通的割手扎手等如果是我早就嗷嗷叫唤的全世界都知道,她一般都是“meh~小事儿~“ 这种态度。(她的手有一次被电钻擦到,其实是个很深的口子,竟然换了几个创可贴还是工作了一整天,问她就是一句:也没有那么疼啊) ,还有就是她对自己身体的肌肉协调性有一种天生的控制感,就是“身体智能”绝对是outstanding的。

3. 她不怎么注意“形象“。比如:不介意脏兮兮的手和脸,又皱又脏的衣服,蹲在路边吃饭,等等可能有些人觉得不太体面的状态。

4. 她总体是喜欢团队协作的,如果遇到合拍的工友,她的工作快乐会加倍(反过来如果配合不好,痛苦也是加倍,或者说她从事建筑工作以来,最大的不开心基本上都来自遇到了不合拍的协作工友)

5. 她不太会放松和lay back(这其实是性格缺点),没有什么别的爱好(移民前的爱好也就是健身攀岩以及户外徒步极限旅游等折腾自己身体的活动),除了在家躺着就是工作,工地干活似乎能让她释放很多多巴胺,所以就变成了工作狂。


我觉得她这几条特点加起来就非常适合建筑工地,其实我觉得一般人只要有一两条就足够可以去应付建筑工地的工作了。如果你也是这样的特点,建筑领域等动手的trades工作可能会非常适合你。(而且加拿大的trades people,如果能坚持做到五年以上,并且学徒毕业,就是拿到Journey Person certificate,大部分人可以拿到税前年收入10万加币的)

不总结了,先啰嗦这么多。

大家好我也想求内推,哪里都行,最好是游戏行业的,本人是ual的,今年六月毕业,学游戏美术的,场景角色ui插画都能画,画风比较二次元,不过能改,对自己的基础比较有信心,我也可以请你吃产品饭
纯2d,但是也有3d角色和场景的经验,都能学,主力csp(因为吃内存少),会用ps,ae,id,zb,maya
英国base伦敦,国内去哪都行,有日本的也行,我日语前年过了n1,其实有法国的也行,法语不太好但是可以学……

春招了我也来凑热闹求个内推码,是好朋友不是我本人,本科材料化学,研究生地质学古生物,普本非211非985,之前工作经验多为进厂,做过半导体做过太阳能电池,岗位分别是版图设计师和制绒工艺高级工程师,因为在厂里被男的求偶如性骚扰,这次辞职之后不想再进厂了,什么都能干,熟练使用DGSS、Coreldraw、origin等软件,掌握topcon电池制造工艺和原理,了解现场异常处理措施,参与降本增效项目;
掌握电路模块版图设计,了解晶圆制备流程,工作地区西安、杭州、深圳、上海都OK,本行和转行都可以,转行希望是游戏行业的内推。

同事姐:总觉得你好像西施惠
我: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印象
同事姐:说不上来就是感觉
我:所以你指的其实是那个早上上班喝威士忌的疯狂女人吗
同事姐:什么
我:(掏出)

冷知识:1995年俩英国邻居在闲聊时发现对方有同样的爱好,并且感觉非常尴尬,为什么? 

这两个是猫头鹰爱好者,最近开始学猫头鹰叫,并且期待野生的猫头鹰能够有回应。

结果就是两个邻居用猫头鹰的叫声交流了几个月,彼此还不知情,直到邻居闲聊时才发现。

这片区域压根没有野生猫头鹰。

笑疯了,这真的好像某种浪漫爱情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代一下cp。

Show older
创神星

Quaoar是一颗足够远也足够小(同时域名还没有被抢注)的矮行星!希望这里能成为一个自由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