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几天和朋友在小红书上都不同程度地在许多话题上围观了tt迁徙潮,她看了很多科学科普美食音乐美学领域的内容,我看了很多女同()美食人文音乐etc,我们共同的观察是,对于很多在墙内长大、不能/没有出国经历的年轻一代,这种国际化的交流对他们来说真的很新鲜,是第一次。我看到有小女孩用翻译器截图在评论区说她很开心,因为她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们是可以和全球人民一起交流的。

当然,这件事你说难民词被挪用,说白人特权,说他们不用翻墙就能轻松过来还有人翻译教学,这些都对,都是客观分析,我也同意。但许多发出类似点评的海外华人在我看来也多少有点privileged不自知,或者道理的确都对,但实在太清高太离地了。比如中国就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互联网”是什么,不知道墙内平台以外的社媒怎么使用,没有见过很多能够真正和自己互动的外国人,这显然不是他们的错。当然有谄媚的人,当然有自恃外国人身份傲慢的人,但在我和朋友的观察里,绝大部分人都是真诚地在交流的。我们也刷到许多科学领域非裔女性的内容,北美原住民的文化分享,农场主矿工自然摄影科考的记录。不仅只有白人过来,对很多人来说这是头一回在日常sns上大量暴露在这些多元文化内容里。对于身在海外不需要翻墙的我们很容易可以接触到(只要我们有兴趣),和视频发布者互动也只是一条评论的事情,但对对互联网了解几乎只限于墙内的很多网友来说这些真的很宝贵,很新鲜。当然我也很喜欢看。

其实我只是想说,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尤其海外华人,这些也许显得可笑,不论如何你也当然有不舒服不欢迎的权利。但也许尽量宽容一点。而且我们都知道审查只是迟早的事情,对于许多人来说,这的确只是幻梦一场。

(附上一张朋友在评论区发现的图)

一个特别好吃的煎鸡腌料:味啉+蚝油+金兰油膏+柚子胡椒,重点是柚子胡椒,味啉和金兰油膏可以用料酒+糖+生抽替换掉。柚子胡椒会让煎鸡块有非常美妙的清新香气,和普通煎法完全不一样!两块鸡腿排大概挤2-3厘米那么长就够了。嫌油多可以像我一样把皮都剪掉,喷一层薄油煎,其实还是有不少油脂,足够煎了。

Show thread

求助一下,开车的时候一只蜜蜂飞进来,到前挡玻璃进风口这里的时候突然消失了(应该是掉下去了如果我没有出现幻觉的话,,),我应该做点什么来处理一下吗……后面开车的时候倒是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搜了一下小红书也有人说这个是连着出风口所以没事,但有点担心还是想问问TT

queerology讲浪漫爱这期不错,推荐一下(不过不是特别地深刻,适合对这些概念进行入门思考/即便是aro/ace可能听完会有一些没想到的角度?

调了一个特别好吃的啫啫鸡酱料,记一下。

酱料:黑胡椒粒和香菜籽碾碎,白胡椒粉(有粒的话一起碾碎,只是因为我没有),红葱头切碎,蒜蓉,用热油泼香,加一点生抽老抽蚝油调出底味。

鸡肉用的是去皮鸡腿肉,用一半酱料腌十五分钟到半小时,额外加了一点点小苏打和一点生抽,这里注意酱料+腌肉的咸度是整道菜的咸度,腌肉加了生抽酱料里可以减一点。

辅料还是我日常啫啫鸡那几样:洋葱、蒜头、干沙姜(有新鲜的肯定更好)。热锅到比较烫的程度下辅料炒香,盖上鸡肉,中火啫五分钟,材料会自己出水,这时候可以放剩下一半酱料,放想放的青菜,酱料也稍微匀一点给青菜。再啫五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出锅前我还撒了一点紫苏碎,味道更丰富一些。

香菜籽有一点柠檬香气,和酱料风味是很搭的,不放也好吃,但就是稍微不太一样。红葱头换成普通洋葱味道也不太一样,但也好吃。因为酱料里泼了热油,所以鸡肉就不带皮了,那样我会嫌油太多。啫啫煲的好处就是出餐快,材料准备其实也不是很复杂,很适合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随便做一点。

Show thread

分享一个我流辣椒炒肉,保证好吃但是不保证特别地道湘味 

材料:辣椒(螺丝椒/辣的长椒都可以),肉(推荐猪梅头肉也就是shoulder blade),蒜和葱白切好备用

做法:
1. 肉切成均匀的片(如果觉得不好切可以稍微冻个半小时会好切很多)。放一点小苏打一点点水抓匀(起嫩肉效果),加少量盐和白胡椒粉(这两个炒菜的时候加也行),适量料酒,加入适量淀粉,抓匀后再喷一点点油封上,一旁备用。这样肉会口感很好,炒的时候也不会粘连!

2. 先热锅喷一点油,小火煸炒剪好的辣椒段到微微虎皮/任何你觉得可以的程度,但不要焦了,之后盛出备用

3. 因为梅头肉会有一些脂肪连接部分,切肉的时候我特地把那些地方单独切下来,此时先把油脂多的几块先扔下锅,变得金黄煎出油之后,下切好的蒜片葱白爆香。

4.这里开始都要开大火,下肉片,用铲子快速滑开肉,此时可以先不动,让它自己煎个大概半分钟到一分钟,再翻面,会发现有些薄的可能有点微微焦脆了,再持续翻炒。这一步会让肉有更丰富的口感,不喜欢也可以跳过直接翻炒。

中间加入适量生抽老抽(我主要是补盐,生抽加得少,老抽上够色就可以不要贪多),也可以加点鸡粉,觉得肉还有一些腥味的话还可以趁大火补些料酒。炒到肉差不多熟再放青椒,翻炒均匀后撒点葱段。

关火之后我让它炉上静置了两分钟,也是想让一部分肉稍微焦脆一些,我觉得辣椒炒肉的精髓就在这一点点的焦感,同时这种炒法做出来肉本身是嫩的,不会老。辣椒喜欢脆的就少煸炒一会儿,喜欢更软更虎皮的就多炒一会儿,总之是比较随意自由的菜谱。

参考做菜流程:先煸炒辣椒,过程中处理肉和切辅料,之后再炒肉,这样比较能够利用时间,我大概十五分钟就做完了。菜品参考图如下:

Show thread

一条关于在网络上寻找咨询师的不成熟建议: 请最好不要寻找在互联网使用私人账户宣传自己、接待来访的咨询师。 

(以下根据我所在地加拿大/北美的行业法规)首先,这违反了咨询师伦理;其次,尤其当你也使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户去接触咨询师时,你大概率暴露了自己最脆弱的一个小角落。作为咨询师不应该去主动探寻来访的社交媒体账户内容,但是如果咨询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接触未来client,显然风险最大的是作为服务使用者的你。

尤其是,当咨询师本人将私人账户和专业账户混在一起,对来访尤其不利,因为来访很容易被操控。举个例子,如果你看到你的咨询师sns账号上更新了一条关于工作的小抱怨,你可能会想这是不是在说我?或者即使你知道和你无关,可能你也会想我会不会给对方带来了压力?又或者,在下一次你的咨询师出了某些错误时,你会想到那条觉得算了,ta也不容易(因为你有可能潜意识害怕成为导致对方发那条post的人)

即便,即便咨询师毫无此意,但你作为在咨访关系中相对更vulnerable的人,咨询师发的任何一条post都可能会间接操控你的情绪。更别说那种会在社交媒体上和来访互关互动的了,哪怕不互关,单单是互动本身就会向别人暴露谁是ta的来访,或者是某些平台无法隐藏follow和follower,那么也会很容易暴露隐私信息。

此外最最最需要警惕的是会在社交媒体上po出来访感谢信或者是记录来访内容的,哪怕隐藏了关键信息,这绝对违反规定,我不清楚大陆咨询师执业硬性规定,但至少这从伦理上也不对。

另外附上几条参考信息,p1-2是一位加拿大执业的同行老师给的分享(已经过对方同意发出),可以看到在加拿大安省的规定里,只要你的社媒账户说了你是咨询师就需要对账户所有发言完全负责,并且不会因为你用中文并且在中文平台上说话就免责。p2是这样的主动招徕来访的行为也是违反规定的。

p3是我在中文平台上看到过的还不错的一个咨询师社交媒体专业账户的disclaimer,p4是加拿大BC省心理学家协会出的社交媒体使用守则,也可以参考一下,其实最简单的就是通过这个账户是不是专业账户来首先判断这个咨询师有没有分不清专业和私人的界限,如果是专业账户,但是又不断暴露自己的私人信息or隐性暴露来访的可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来访是从这个账号联系到ta的,来访同样活跃在这个账号的平台/是ta的互关或者粉丝等等。如果遇到这样的咨询师,不用怀疑,ta已经违反了行业伦理,如果ta在加拿大(别的国家我不敢下定论),你是可以report给相应协会的。

并不是说所有想要寻找咨询师的人都有义务了解这些,但互联网确实很容易让人落入陷阱,最近又实在看到太多违规的咨询师现身说法所以多嘴几句。

Disclaimer:本人非加拿大执业咨询师。

上次买的这个酱特别特别喜欢,泰式金不换辣椒酱,辣度一般但是金不换的香气很足!比不上新鲜的但对于我们这买不到新鲜九层塔/金不换的来说也足够了,用来炒肉末拌面都很好吃,里面是类似油浸的状态,所以如果炒肉末我会酌情吸掉部分肉末本身的油脂。购于本地偏东南亚风格的华超,希望以后搬家在别的地方还能买到……

Show thread

被老师提醒才发现这个月是Social Work month,抄一下老师发的poster,对我来说没有这么多复杂的煽情的原因,说到底只是can't walk away,但也想对所有在这一行以及相关helping profession的朋友们说辛苦了!虽然在相关领域已经有好几年的经验,但也依然会觉得能看到朋友们同行的身影是非常幸福的事情,谢谢大家依然存在

最近做家务时听的几期算是正好主题类似的播客,还蛮推荐感兴趣的朋友们也来听听。台湾那期驻加沙无国界医生的访谈其实很有意思,医生讲到以色列严查运往加沙的设备,因为说x光机可能含有可用于军事设备的部件所以两三年了还没被批下来运进去,也包括无国界医生运营的医院被轰炸,这当然违反了国际法。以色列方给出的理由是怀疑有军事活动但并没有给出证据,很有意思的是医生在这里的讲述方式是,讲完事实之后又试图为以色列稍稍找补,说也许他们也有努力如何,我当时听着觉得好突兀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补这么一句,直到快结尾主持人提到台湾媒体似乎更偏向支持以色列,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医生当时试图模糊自己的态度。又因为好奇去谷歌搜了一下,发现很多台湾新闻里把台湾代入了被“突袭”(原词)的情境,觉得这或许是中共偷袭的预演,这件事成为后世之师,放在台湾的context又更复杂地不同(但还挺意外又不是那么意外,感觉需要去找台湾朋友聊一聊)。与此同时我意外地翻到七年前一篇台湾记者在以巴边境的稿子,点进去后看到许多细节与无国界医生访谈那期讲得几乎一模一样,很难说不恍惚,我的大脑最直接的反应其实只有一句话:难道人真的deserve这么多年里都过着这样的生活吗?看到结尾她说一定会再回去,不知道她站在当今洪流里,会再想到什么。

总之三期特别适合放在一起听,关于我们如何理解当代战争,又或许是如何在战争里理解人。

创神星

Quaoar是一颗足够远也足够小(同时域名还没有被抢注)的矮行星!希望这里能成为一个自由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