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冒昧圈版聊,我最近做了一期谈aromantic也就是无浪漫倾向和酷儿柏拉图关系的视频。毛象上应该有很多认同是aro的朋友,也有很多朋友对于包括QPR在内的非传统关系有兴趣,欢迎大家来看柑橘与百合:
youtube.com/watch?v=y7-wY_aw0cA

每日一个无用小知识之今日惊掉我下巴的 #til

北极熊的皮肤是黑的!完全的黑色。要是把北极熊剃光的话,看到的就是一只……黑熊。

它的毛发也不是白色而是半透明的,肉眼看着是白色只是因为光反射。

读绘本读到的我还不信又上网搜了下发现居然真的是这样。我一定不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wwf.org.uk/learn/fascinating-f

reddit.com/r/badassanimals/com

锻炼记录串 - 最近重新学习了一些运动理论,有点明白为什么我以前越运动身体越差了! 

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学习了很多关于中年妇女的健康领域的知识。

其中最让我震惊的一个专家的观点,就是女性35岁之后因为身体开始快速掉肌肉,锻炼方式需要两极化,就是结合轻微而舒缓的运动,以及大重量、高强度的运动,同时避免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这样才能强壮、抗衰。而那种规律性的中等强度运动其实只能增加身体的压力,触发身体的危机感,对身体健康没啥鸟用。

虽然不知道这个理论是不是对,但是回想起来的我的经历,每次我开始自律去努力运动的时候,都会到了一个阶段就感觉很差。

因为我一直都是那种,不怎么上重量,就是把强度和心率控制在中等 ,每次做个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这就是这个专家说的,对抗衰和健康来说,最差的运动。大部分女性选择这种运动都是觉得它可以减脂,但它首先也消耗不了多少脂肪 (我在b站看著名减脂博主,他的理论在这块也是一样的,就是大部分人能坚持下来的有氧运动对消耗脂肪几乎没啥大作用),但对增肌和帮助代谢来说压力和强度又不够,只会给身体加载不必要的劳累和压力。而且女性下丘脑对营养的亏空和压力非常敏感,所以很容易就会出现各种比如精力差、容易受伤、月经受到影响。

我觉得这解答了我很多疑惑。我人生中唯一一次觉得运动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就是有一年坚持做那种强度很小的运动,每周三四次。从卡路里的角度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但是人的状态却非常好。而每次一旦想要push自己,稍微上点强度,人就萎了。而这个专家的理论就是,人非常需要低强度的运动,就是散步、拉伸之类的。但同时,当年纪上来之后,也需要用真正的大重量、高强度来抵抗肌肉和骨骼的衰退。但如果强度处在那种不上不下的状态,只会让人劳累。

总结起来就是,make hard days hard,and easy days easy。

大重量的标准就是能保重高质量完成 6-8个rep的最大重量,做2到3组,每次5个动作。每周3次就可以。

高强度就是那种 zone 5 的心率(最大心率的90-100%)去冲刺几十秒,然后休息2-3分钟,这种真正的高强度,循环4次就可以。而不是流行的健身视频里那种HIIT —— 那种一般都只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这种一周也两三次就可以了。

剩下的时间一定要低强度,就是散步拉伸这种低心率但仍然是动起来的活动,积极地高质量的恢复。

而最差的运动就是:每周去gym 5 次,每次都是中高强度 (心率在zone 3-4)持续有氧,每次四五十分钟 —— 而且那种重量没上去的的“力量训练”,网上很流行的各种身体自重跟练和哑铃操,组间休息时间很短的,本质上也是中等强度有氧。(!!!)

当然这都是以抗衰为主要目的,给35+女性设计的,主要目的不是减肥,而是在80岁的时候不会轻易骨折,买菜回来能不吃力地把两大袋菜自己提回楼上。

xhs上刷到一位博主,衡中毕业,人在美国,翻出高中时的录影和截图分享那段集中营生活,网友校友们以他的素材为据点追忆自己的类似经历,他最近接到了该校的律师函。
这真的太恐怖了,一个社会可以无法无天肆无忌惮地虐待未成年人,不允许休息不允许整洁不允许友谊爱情好奇心一切真情,服从、监视、监禁,鼓励互相背叛,只为了上一个所谓的好大学,不在乎他们是否不得不带着终身的心理阴影或精神疾病甚至生理后遗症度过余生,那这片土地上的成年人又过着怎样无人权无希望且习以为常的生活,也可管中窥豹。

#历史上的今天

三年前的今天(2022年11月24日),新疆乌鲁木齐一座居民楼发生大火,持续烧了三个小时,造成十人死亡,九人受伤。

官方通报中火灾是因插线板着火而引发,在次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还归因于部分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弱”。当时,一些流传视频图片显示消防员被疫情防控围栏阻碍救火,而楼上的人们因通道门被阻而无法逃生。民众纷纷质疑这场火灾是因防疫过度导致的次生灾害。

乌鲁木齐火灾成为“白纸运动”的导火索。两天后,白纸运动在各地爆发,人们走上街头悼念死者,抗议防疫的“清零政策”。

(图来自中国数字时代)

#乌鲁木齐火灾 #清零政策 #过度防疫

看过 魔法坏女巫2 🌕🌗🌑🌑🌑
neodb.social/movie/5eD73fChW5n

难以想象我给这部电影花了vip3d票价,悔不当初。

看过 都是她的错 🌕🌕🌕🌕🌗
neodb.social/tv/season/4aO28nl

节奏太好了马不停蹄看完了一整季,中间试图猜了一下基本上猜到了但动机确实没想到。很喜欢这部剧的一点是编剧不执着于刻画所谓完美的好人,很精彩。ps虽然有人说sisterhood太俗套,或者结局太爽剧,但真写sisterhood的作品才多少啊,而且这部剧也就是结局爽了一下中间我每次看到两对婚姻的描述都差点背过气去。

在zhiqi评论区看到北京饿了么不能备注,因为上访的访民把案情写在备注里,点外卖到某些部门,希望能被看到,然后就是这样。不能备注。

@raven @ChuckL 我昨天看到一条即刻说国内有 10 亿日活使用短视频 APP,所以不刷抖音的才是身在信息茧房,很有趣hhhh

看过 Frauds 🌕🌕🌕🌕🌗
neodb.social/tv/season/0XfI3ac

太精彩了!节奏非常好,每个女性人物也各有各的险恶(?)和高光,好想看第二季……

看过 善地 第四季 🌕🌕🌕🌕🌕
neodb.social/tv/season/5R4jR9p

至少看第一季的时候没想到后面会这么好,抱着一种也许后面会逐渐难看的心情进入第二第三到了第四季还在感叹编剧太会写了。最后两集看得非常入神,写得很轻盈,很舒展,不是什么说教人生大哲理,的确像一颗粒子点落肩头。想了想这也是一款老友记,甚至确实更“老”,虽然大家还是在内部恋爱但恋情都很可爱,角色也都很可爱。有些巧妙的反差我也很喜欢,比如一开始觉得Tahani像是会沉迷恋爱的类型,但其实她甚至是给我一种aro感的角色,友谊是她生命的重心(之一)。Jason看起来傻傻的好像会玩乐永生,最后他是第一个感受到那个时刻的。而且喜剧的部分,含沙射影的政治隐喻和玩笑,这些地方都很好笑好玩,看完实在是太不舍得了……但扣着结局也的确是,在这里结束是最好最美妙的。

有香油问我几年前在私立妇科做了什么项目,然后就完全不痛经了。我凭记忆去认真搜了一下,把给香油的回复也贴在这里。

我当时做的应该是【盆腔超短波】,记忆中十几分钟就做完了,就像核磁一样躺着进去一会就出来了,全程无痛无感。

搜到的结果来看,这个项目几年前在国内私立妇科非常流行,也广泛被妇科界认可。其原理是放松子宫平滑肌痉挛(缓解小腹疼),增加盆腔血流(缓解因寒凝和供血不足引发的疼痛),放松韧带与整个盆底肌群(缓解腰痛 + 放射性下腹痛),其实际临床作用覆盖了大部分原发性痛经类型。

但现在这个项目基本不做了,已经有更精准、效果更好的项目了,比如:射频(RF)深层热疗、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经皮神经调节(TENS),据说效果非常好(?)

有点惊讶这个搜索结果来着,我的认知里,从没听过国内去做这类治疗项目的女孩——我个人是的确受益过的,技术也一直在进步,但看起来项目推广度却很差?

(除了这个项目真的治好了我的痛经,其他内容都是互联网搜索来的,请香油们谨慎摄入!)

二编:我做的盆腔超短波用于痛经治疗的资料真是超级超级少,有可能那时候互联网还没那么发达?但是我提到的现在的新技术(TENS/HIFU/RF)都可以轻松搜到被作为痛经治疗方案的,或许是痛经女性的新希望!但是again,请大家注意分辨信息真伪!祝大家都不痛经!

冷知识:pumpkin time指的是? 

“收工时刻” “必须离开的时间”

比如消防直升机在天黑以后就不能上天了,那每天上级就会根据当天日落时间+半小时,加一个南瓜emoji发给直升机驾驶员。过了这个点你就不能上天了。

这个说法来自灰姑娘的魔法失效时间,马车变回南瓜,必须得撤了。

“正常的意思是:穿着你为了上班而购买的衣服,开着你仍在为之还贷的汽车堵在路上,以便找到一份工作,可以负担得起这些衣服、汽车和房屋,而这房屋因为你要上班所以成天都空着(埃伦·古德曼)”

Show thread

朋友让我推荐汕头的店,顺便这里也发一下存档,但是太久没去了现在也不知道这些店味道如何了,我去吃的时候杏花吴记还不用排队甚至坐不满

最近经常做一个蘸啥都好吃的白酱。我本人是一般遇到白酱扭头就走的,但这个方子做到了难得的清爽。

原料:希腊酸奶100g,蛋黄酱15g,黄芥末酱一大勺,老干妈或者任何你喜欢的辣酱一大勺,切碎的洋葱适量,切碎的腌黄瓜适量。

适合配炸物,蘸薯条和鸡翅都超好吃,推荐给大家。

#好好吃饭

看过 善地 第一季 🌕🌕🌕🌕🌗
neodb.social/tv/season/7WKKzSQ

中间有些地方真的很好笑,非常在我笑点上。剧情也很有意思,不过好奇后面怎么还能拍那么多

最近去一个朋友开的小食店帮衬,顺便聊了两句。他说现在生意不好做,虽然是做街坊生意,但是外卖也是一部分,自从外卖大战开始,商家就被架在火上烤。消费者的巨额补贴,平台只承担一部分,大部分是商家自掏腰包。
他说还能撑一撑,就怕消费者养成用券后价格的心理预期,没有券就不点了。因为他的店从补贴中下架以后,单量打了6折,现在只能重新加入补贴大战,贴着亏本线做。
昨天看到一个帖子,我特别理解买卖双方的心态,但是从商家的角度,估计很多小店撑不到补贴大战结束就要关门大吉。消费者不会感知到这些,但是真正赚的盆满钵满,以后拥有更大话语权的是平台,而非商家。这是消费者,商家,平台三方共同造成的结果,但最终得利的是巨大体量的平台。

Show older
创神星

Quaoar是一颗足够远也足够小(同时域名还没有被抢注)的矮行星!希望这里能成为一个自由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