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这两条中文内容也挺值得参考的:

假如当事人关注了我的微博 | 私人执业社交媒体使用准则
mp.weixin.qq.com/s/WAhKi6HiqTZ

《心理咨询师微信使用指南》:这个微信行为不仅极不专业,且涉嫌违法!
mp.weixin.qq.com/s/3K8PA57bkiT

如果你觉得你的咨询师在社交媒体上和你的空间边界感让你很不舒服,或许这些内容可以让你找到答案。

Show thread

一条关于在网络上寻找咨询师的不成熟建议: 请最好不要寻找在互联网使用私人账户宣传自己、接待来访的咨询师。 

(以下根据我所在地加拿大/北美的行业法规)首先,这违反了咨询师伦理;其次,尤其当你也使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户去接触咨询师时,你大概率暴露了自己最脆弱的一个小角落。作为咨询师不应该去主动探寻来访的社交媒体账户内容,但是如果咨询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接触未来client,显然风险最大的是作为服务使用者的你。

尤其是,当咨询师本人将私人账户和专业账户混在一起,对来访尤其不利,因为来访很容易被操控。举个例子,如果你看到你的咨询师sns账号上更新了一条关于工作的小抱怨,你可能会想这是不是在说我?或者即使你知道和你无关,可能你也会想我会不会给对方带来了压力?又或者,在下一次你的咨询师出了某些错误时,你会想到那条觉得算了,ta也不容易(因为你有可能潜意识害怕成为导致对方发那条post的人)

即便,即便咨询师毫无此意,但你作为在咨访关系中相对更vulnerable的人,咨询师发的任何一条post都可能会间接操控你的情绪。更别说那种会在社交媒体上和来访互关互动的了,哪怕不互关,单单是互动本身就会向别人暴露谁是ta的来访,或者是某些平台无法隐藏follow和follower,那么也会很容易暴露隐私信息。

此外最最最需要警惕的是会在社交媒体上po出来访感谢信或者是记录来访内容的,哪怕隐藏了关键信息,这绝对违反规定,我不清楚大陆咨询师执业硬性规定,但至少这从伦理上也不对。

另外附上几条参考信息,p1-2是一位加拿大执业的同行老师给的分享(已经过对方同意发出),可以看到在加拿大安省的规定里,只要你的社媒账户说了你是咨询师就需要对账户所有发言完全负责,并且不会因为你用中文并且在中文平台上说话就免责。p2是这样的主动招徕来访的行为也是违反规定的。

p3是我在中文平台上看到过的还不错的一个咨询师社交媒体专业账户的disclaimer,p4是加拿大BC省心理学家协会出的社交媒体使用守则,也可以参考一下,其实最简单的就是通过这个账户是不是专业账户来首先判断这个咨询师有没有分不清专业和私人的界限,如果是专业账户,但是又不断暴露自己的私人信息or隐性暴露来访的可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来访是从这个账号联系到ta的,来访同样活跃在这个账号的平台/是ta的互关或者粉丝等等。如果遇到这样的咨询师,不用怀疑,ta已经违反了行业伦理,如果ta在加拿大(别的国家我不敢下定论),你是可以report给相应协会的。

并不是说所有想要寻找咨询师的人都有义务了解这些,但互联网确实很容易让人落入陷阱,最近又实在看到太多违规的咨询师现身说法所以多嘴几句。

Disclaimer:本人非加拿大执业咨询师。

看过《小姐》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half:
neodb.social/movie/6bv1cB6o0DR
金敏喜太美丽了……部分性爱戏会觉得没必要,但总体来说还是蛮喜欢,上吊戏那场尤其好。

但是做酸萝卜的方子我觉得还是君之的口味产出最稳定有参考性:
白萝卜3000克,盐40克,冰糖500克,白醋(3.5%)500ml,冷开水或纯净水1500克,泡椒小米椒少许

mp.weixin.qq.com/s/-zUQNmbNbvb

糖我印象中稍微减了一百克也差不多(用的是冰片糖那种一条的)醋浓度高的话少放点,湘西卖的口味一般都有偏酸和偏甜的,喜欢哪种就加更多醋/糖。加上上面那个辣椒油的方子真的相对高度还原了我在湘西街头小店吃到的辣椒油拌酸萝卜,外面卖的辣椒油就不是这个味儿。

Show thread

在做辣椒油的方子里我最喜欢觉得最好吃的是:
菜籽油烧到轻微冒烟,放凉两分钟加20g辣椒面,再凉一分钟加20g辣椒面,再凉一分钟放20g辣椒面和5g芝麻。
我用的就是翠宏辣椒面(不是小包辣椒粉那种),特别特别香而且辣味还挺足的,这个做法辣椒油做出来会更有层次感,比一次性加入所有辣椒面更香更好吃。

xiachufang.com/recipe/10172068
在这个方子里学到的,想起来就抄一下怕它哪天没了我脑子又不好容易记不住(。

Show thread

差点忘了记一下这个配比,正好过两天要用不用翻了TT
贝果一份六个一般是(用Robin Hood all purpose面粉)
(波兰种) 面粉50g+水50g+酵母1g
(主面团)面粉250g+冰水130g+白砂糖5g+盐1g+干酵母2g

隔夜发酵。做馒头直接用主面团的配比,换成面粉酵母水100:1:60也是可以的,也可以酌情加点牛奶。用厨师机打成团之后随便整形成球,只要密封隔夜发酵第二天再拿出来敞着二次发酵到1.5倍大,冷水下锅蒸,馒头就不会难吃的,也不会出锅塌陷,不用专门买馒头粉什么的,非常省心的健身后碳水补充点心。缺点是这种做法馒头气孔会大小不一,要做到均匀发酵需要整形的时候先排气但是我懒我不会为了馒头做到这个地步……

Show thread

还有一个我流非常快手且不结块的热可可做法,特别适合冬夜刚回家的时候来一杯。先烧一小壶水,用一点点热水把可可粉搅拌成均匀的浓浆,这时候加冰牛奶就是可可味牛奶,加完牛奶再微波炉叮一下就是奶味很足的热可可。对比先热牛奶再加可可粉的好处是不会结块!也不需要用小锅煮多洗一个锅具,当然追求原教旨主义还是得用巧克力做但(下略)这个做法用过的朋友都说好 :ablobcatcoffee:
同理可以把可可粉换成抹茶粉,我夏天经常这样快速喝上一杯抹茶味冰牛奶。

Show thread

上次买的这个酱特别特别喜欢,泰式金不换辣椒酱,辣度一般但是金不换的香气很足!比不上新鲜的但对于我们这买不到新鲜九层塔/金不换的来说也足够了,用来炒肉末拌面都很好吃,里面是类似油浸的状态,所以如果炒肉末我会酌情吸掉部分肉末本身的油脂。购于本地偏东南亚风格的华超,希望以后搬家在别的地方还能买到……

Show thread

总之钉一条关于吃的随手小记置顶

读过《Yellowface》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half: :star_empty:
neodb.social/book/0Z6T79VJWilL
总的来说算有趣,匡写讽刺和黑色幽默很有一手,但这种幽默吧我也不太能确定是不是因为我当过中国人所以更觉得幽默,想想她还是个没当过中国人的华裔又觉得幽默更上一层楼。但就故事情节本身而言太落俗平庸,设定本身很吸引人,前半部分也真蛮好看,但后面实在是只能让我速读看完。作者作为一路剑桥牛津耶鲁的人,写Anthea完全是照自己写的吧(笑)这故事取巧在放进了白女视角,确实经常让人忍俊不禁因为匡也很懂一些嘲白人对少数群体刻板印象的memes,但更深的关于种族移民身份等等的讨论就别期望了,虽说这不是作者的义务,多少也还是有点遗憾。当作摸鱼打发时间的小说有意思,如果正经花时间读会有点太无聊了。

看过《灌篮高手-剧场版》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half:
neodb.social/movie/5KuTfWLevru
作为基本从来不看体育番的人也会觉得好看!节奏和叙事穿插把握得很不错,虽说是因为先看了同人才想去看一下大电影的,看完倒是更有被角色吸引到(开始了

被老师提醒才发现这个月是Social Work month,抄一下老师发的poster,对我来说没有这么多复杂的煽情的原因,说到底只是can't walk away,但也想对所有在这一行以及相关helping profession的朋友们说辛苦了!虽然在相关领域已经有好几年的经验,但也依然会觉得能看到朋友们同行的身影是非常幸福的事情,谢谢大家依然存在

看过《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 第二季》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half:
neodb.social/tv/season/1b5osLb
不算是我爱看的那类爱情故事,但蛮可爱的,也在酷儿议题上作出了我意料之外的延伸,不管怎么说能拍出来这样的东西本身就很好了,希望女同作品在东亚也多多出现!

看过《神烦警探 第三季》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half:
neodb.social/tv/season/0Vf3sja
最后几集真的手段俗套但很好笑好玩,b99日常我能看到八十岁

实在不行我换一间会议室和client见面吧……但还是想听听看有没有别的意见!

其实身边的绝大部分同学朋友都非常忌讳谈论或者是在这件事上表态,很怕只要提及支持巴勒斯坦被指责反犹,比方说我ig有一条是在墨西哥城拍到一家人窗户上贴着“Jewish for Palestine”,那条基本上没有本地朋友点赞。我有一个本地社工同学story发对关于支持巴勒斯坦和反犹太的帽子指控质疑时,也只敢发个好友圈,然后在我转发"never again to my people(), never again to any people (√)"那条post的时候,这位同学也是默默点赞,后来很叹气地表示几乎无法和别人正常谈论这个问题。

Show thread

社工期刊能刊第一篇还是挺反映北美发达国家本身的意识分野的,即便是作为社会工作者也很难做到恪守Code of Ethics的同时去讨论和寻找办法支持受人权侵犯的群体,理解犹太人在大屠杀历史中的代际创伤并不能合理化对巴基斯坦的袭击,但第一篇那样隐约引导人们相信反犹太主义的确盛行于社工界(反犹太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更抬头不等于这条事实成立)、将犹太人置于完全的受害者视角,其实这种手法阿伦特早就批判过了,不过当时也被她的犹太同胞骂得够惨的。像类似的话术与叙事其实对讨论、尤其是行业内的专业讨论毫无助益只会加强分化和暴力,但想想身边社工同学包括普通北美同学对此讳莫如深的反应,还是苦笑更多一些。

Show thread

翻阅社会工作期刊中,发现最近讨论比较多的一篇是谴责社工行业反犹主义盛行( doi.org/10.1093/sw/swad052 )读了一下很惊讶这种文章能上期刊,它看起来完全是那种小报式、几乎是情绪发泄的文章(并没有提供多少相关证据,并且列出的证据还包括未经核实的婴儿斩首)
然后紧接着就看到另一篇回应这篇的,写得非常好:
doi.org/10.1093/sw/swae011
为了便于大家阅读我抄一点机翻过来:

虽然我们同意哈马斯对平民的可怕袭击“没有正当理由”,但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上重复未经证实的主张会导致巴勒斯坦人民非人化,而此类主张被武器化以证明杀害巴勒斯坦人是正当的(Maoz&McCauley,2008)。类似的策略也被用来通过对犹太人的非人化来使大屠杀合法化(Kelman,1973)。此外,流传的虚构故事与事实混杂在一起,使死者及其亲人蒙羞——他们自己的故事可能会受到质疑——并使反犹太主义的表现长期存在,质疑这种暴力是否确实发生过。
……

我们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法伯和弗拉姆(2024)的评论未能为他们关于社会工作领域正在助长反犹太主义的指控提供证据,并且一再提出未经证实的主张并提供错误信息和谎言。虽然这样的文章可能适合报纸的观点专栏,但它不符合期刊对以现有文献为基础提交评论的期望。事实上,该评论并没有提供任何学术参考。同行评审期刊享有作为可靠信息来源并抵制宣传和虚假信息的声誉和责任。以学术评论为幌子发表这样的文章,充其量只会煽动误解、加深分歧、加剧紧张关系;最坏的情况是,它使暴力合法化并成为战争宣传。

看过《地狱客栈 第 1 季》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half:
neodb.social/tv/season/6D6SIBc
又r又可爱,太喜欢了,Angel那段我真的也就看了五六七八遍吧

看过《台风俱乐部》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half: :star_empty:
neodb.social/movie/1tuQq4SwnQJ
和冬夜较为错位的片子,但结束的那一刻觉得台风也依然没有结束。在本地艺术影院看的英文翻译有点奇怪,但镜头都很喜欢,只是很多地方的确觉得看不太懂,不知道是否因为翻译还是已经与毫无道理的残忍的青春期间隔太久了。

Show older
创神星

Quaoar是一颗足够远也足够小(同时域名还没有被抢注)的矮行星!希望这里能成为一个自由的栖息地。